《健康老龄化蓝皮书》发布 五个维度看重庆健康老龄化发展

好学通   时间:2021-01-19

《健康老龄化蓝皮书:中国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指数报告(2019-2020)》(以下简称《蓝皮书》)由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研究院发布。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研究院是全国第一批“国家老龄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已连续3年发布中国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指数报告。

报告选取全国38个大中城市作为研究考察对象,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健康老龄化指数评估体系。以此为契机,重庆也获得了难得的一次以第三方客观视野和专业视角,审视重庆养老水平、养老现状与养老位置的宝贵机会。

日前,重庆日报记者专访了《蓝皮书》课题组组长、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教授杨一帆,以期为读者带去一个新视角下的重庆养老。

人口多、底子薄、区域发展不平衡

重庆健康老龄化水平名列25位已是不易

38个大中城市,38个代表了我国较高养老环境和水平的城市样本,《蓝皮书》按照科学专业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分类比较。

居于西部的重庆市健康老龄化水平总得分,居于这38个大中城市的第25位。

与以往采取直观的感性认知或以某一方面为指标衡量城市养老整体水平不同,《蓝皮书》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健康老龄化指数评估体系。

该体系从“健康医疗”“人居环境”“交通出行”“社会公平与社会参与”和“经济金融”五大维度,并采取公开权威数据,对这38个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分析。

“重庆作为西部地区,本身老龄化发展速度就呈现不断加速态势,再加上人口多、底子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市情,能够取得这样的排名,侧面反映了重庆在应对老龄化之路上所做的不懈努力。”杨一帆教授表示。

杨一帆介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明显呈现东部放缓、中西部不断加快的态势,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进程相伴随,农村老龄化程度深,超前于城镇。重庆作为西部主要大中城市之一,面临的老龄化压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根据相关研究,到2053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4.87亿,占总人口比重34.8%,老年抚养比将达到70.8%、社会抚养比将达到103%。

到达这样的峰值,就意味着届时我国100个劳动年龄人口要承担扶(抚)养71个老人和32个少年儿童的沉重压力。

“人居环境”和“交通出行”维度上高于均值

重庆健康老龄化优势和劣势都较为明显

按照五大维度比较,重庆在“人居环境”和“交通出行”维度上高于均值,在“健康医疗”“社会公平与社会参与”和“经济金融”维度上低于均值。

数据总显枯燥,杨一帆解释,就健康老龄化水平而言,即便是排名第一的珠海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宜居城市竞争力报告》中,珠海已连续3年位居第一,但总得分也并不高,为61.49分。

“这说明我国各大中城市在健康老龄化发展层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建设。”杨一帆说。

杨一帆举例,包括重庆在内的全国各省市都已组建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划转到卫健委。但是从其职能来看,仍在五个领域存在不足:

对生命全周期的视角和立足全人群的理念关注不够,往往将“健康老龄化”简单地理解为提高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

数十个部门组成的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作用发挥不明显,部门间政策、行动的协调性不够,大老龄工作格局亟待加强。

基本概念不清晰,如“健康产业”“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等界定不清晰,这导致各政府部门包括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执行标准参差不齐。

忽视老年人的主体性发挥,仅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缺乏对老年人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视。

健康老龄化建设的资源短板明显,老年群体健康服务机会不均等,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阶层差异大。

“重庆在健康老龄化水平的各考察维度上,优势和劣势都较为明显。”《蓝皮书》课题组表示。

从第35名到第7名

重庆老年人健康医疗呈跨越式发展

在这场全国健康老龄化大PK中,重庆还以一项特殊的成绩被课题组列为重点研究和阐述对象。

在综合了8个一级指标得分后,重庆在各城市健康医疗总得分与排名中,以57.04分的总分,排名全国第7。

值得一提的是,排名前10的城市中,仅有重庆、昆明、成都三座西部城市入选。重庆从2017年的35名跃升至2019年的第7名。

《报告》指出,拉长时间段观察,重庆城镇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每万人拥有医院数,以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指标,均出现大幅度增长。

重庆老年医疗现状

政府医疗投入大,居民健康意识弱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健康医疗作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核心要素,重庆即便是在38个大中城市中,也居于非常领先的位置。

《中国大中城市老年人健康医疗发展报告》对38个样本城市的人均医疗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等8个一级指标,进行了综合评分和排名。

此外,课题组还综合分析了这些城市在2015年、2017年、2019年的健康医疗维度指标变化情况,因此具有客观性和趋势性。

在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得分与排名中,重庆以11.64的分数,高居38个城市中的第2位。

“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政府对该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视程度。”课题组表示,这个比重越高,则说明政府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越多。

另一个关键指标“每万人拥有医院数”排名,重庆也以全国第2的成绩,佐证了重庆政府层面在医疗卫生领域所做的努力。

尽管课题组认为,众多中西部城市存在着人口外流因素,导致每万人拥有医院数指标得分相对较高,但考虑到重庆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的3400万人口,这项关键指标的全国第2名,依旧含金量十足。

但与重庆政府层面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高度重视相比,重庆居民的整体健康意识,却显得很不够。

城镇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排名中,重庆排在了第29位。在这一指标排行中,排名靠前的大多都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排名靠后的多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这意味着包括重庆在内的地方政府,应在进一步加大医疗卫生服务财政投入的同时,引导居民开展自我健康管理,主动投资个人健康,转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既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提振内需、搞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需要。”课题组坦言。

重庆人居环境发展指标稳步提升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有待提高

城市人居环境是社会老龄化的重要载体,为此课题组也发布了《中国大中城市老年人人居环境发展报告》,以空气优良率等9个一级指标作为评价基础得出综合评分和排名。

重庆在“人居环境”维度上,综合排名全国第13名。在9个一级指标上,重庆在“城市区环境噪声等级”和“道路交通等效声级”指标跻身全国前10。但是,在“每万人拥有绿地面积”指标上,重庆仅仅名列第28位;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标上,重庆名列第22位。

尽管重庆有些指标不太理想,但近年来在城市人居环境发展上一直在稳步前进。城市人居环境排名也从2015年的排名第18,前进到了2019年的第13。

“适老化交通”需要打造慢行系统

改造公交系统有三点建议

在城市老年人人居环境中,城市交通状况和居民出行条件深刻影响着城市老年人的发展机会,课题组因此专门在《中国大中城市老年人交通出行发展报告》中,从38个大中城市的交通出行角度进行了量化分析。

课题组建议,重庆交通地理条件的改善,要从规划、从组织、从细节等角度下“绣花针”功夫,更加考虑人性化,尤其是儿童、老人、残疾人等脆弱群体,构建全龄友好包容的人民城市。

课题组研究显示,老年人的主要出行方式为公共交通(公交)和慢行(步行),因此应通过优化、改进公共交通和慢行系统,投入新要素,以构建老龄友好型交通系统。

在老年人的中短距离出行中,主要出行方式是慢性(步行),因此构建好年龄友好的慢行交通系统非常重要。

而构建一个好的慢行交通系统需要做到三点:

增加慢行交通道路的面积,优化慢行交通道路的分布和规划,扩大慢行交通道路的辐射范围和提升慢行交通道路的使用效率。

加强慢行交通道路的服务性,通过设立休憩点、服务站和提高道路绿化程度等措施,提高老年人出行舒适度。

提高道路安全性,通过控制机动车速度,设立“老年人安全区”、增加安全防护设施等手段,保障老年人的出行安全。

至于公交更是老年人出行的另一种主要方式,对老年人友好的公交系统也需要注意三点:

合理规划公交站点的分部,增加城市公交车的数量,构建辐射范围广、服务可及性高的公交网络。

公交上加装老年人专座、对候车厅进行适老化改造等方式,降低老年人乘坐公交的难度,提高老年人出行舒适性。

对交通信息系统进行适老化改造,通过智能线路规划、高峰提示、乘车信息平台适老化改造等措施,提高老年人出行的便捷性。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