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大纲易考试题及答案二

好学通   时间:2021-01-13

 

  一、单项选择题:
  11、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A.平等关系
  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
  D.教育关系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I)教学上的授受关系;(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这三方面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三个选择题的出题点,考生应进行把握。同时从这三个关系中我们还应当知道。由于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上是一种授受关系.因此不能说教师与学生是一种绝对的平等关系。
  12、学生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属于()。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求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题干中所描述的完全与自我实现需要的概念相符,因此本题选A。
  13、青少年在童年期思维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青年期以抽象思维为主,这体现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A.不均衡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阶段性、顺序性和个别差异性。该题目阐述符合阶段性特点。
  14、有利于对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做出量化处理并进行等级评定的品德评价方法是()。
  A.量表评价法
  B.个案研究法
  C.成长记录袋
  D.操行评语法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量表评价法是根据设计的等级评价量表来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的方法。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成长记录袋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科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地分析与解析,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其取得更高的成就。操行评语法是评价者根据自己对所评对象长期地观察和了解,依据德育目标、学生守则、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在学生自评和他评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做出的评价。
  15、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
  A.普及性、强制性、义务性
  B.基础性、强制性、义务性
  C.普及性、强制性、基础性
  D.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普及性、强制性、基础性。
  16、小明期中考试不理想,父母答应如果期末考试能考好,就给他买电脑,于是小明刻苦地学习,期末考试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学习动机理论来看,这属于()。
  A.直接近景性动机
  B.直接远景性动机
  C.间接远景性动机
  D.间接近景性动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具体考查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的区分。近景性动机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它又分为间接近景性动机与直接近景性动机。题干所述为父母意愿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属于间接近景性动机。
  17、对学生进行奖励属于德育方法中的()。
  A.品德评价法
  B.陶冶教育法
  C.品德修养指导法
  D.说服教育法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给予的激励或抑制。从而控制其品德发展的方向,提高道德的形成、发展的方法。品德评价法有四种主要方式:(1)表扬与奖励1(2)批评与惩罚;(3)评比;(4)操作评定。
  18、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A.中等教育
  B.幼儿教育
  C.高等教育
  D.义务教育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指出,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系统法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比较法、统计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等。其中并不存在系统法。
  20、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答案有: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

  *更多教师资格考试信息可关注好学通频道!好学通十几年致力于网络课程培训教学,有着丰富的经验及优秀的师资,欢迎大家免费试听好学通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课程!网上课程学习及咨询可点击网站右下角在线客服询问!